李军

图片 1.jpg

李军,男,1984年9月5日出生于武术世家,大专学历,河北省定兴县张祖庄村人。高伯祖父武林泰斗“李氏三杰”之李彩亭,字呈章,生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年,卒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 高祖父武林泰斗“李氏三杰”之李文亭,字星阶,生于光绪三(1877年),卒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 高叔祖父武林泰斗“李氏三杰”之李耀亭,字子扬,生于光绪八年(1882年),卒于(1957年); 曾祖父一代宗师李敦素,名春伯,生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卒于(1984年); 祖父武学名家李伯林生于年民国十四年(1925年),卒于(1989年);父亲中国武术名人名家李洪图生于1954年。李军是李氏家族祖传,岳家拳、六合拳、少林拳、长拳第十代后人,李氏三杰武学第五代嫡系传承人,孙氏武学第五代传承人。

  • 国家二级裁判员

  • 国际传统武术七段

  • 李氏三杰武学名家

  • 国家二级段位考评员 

  • 国家一级社会指导员

  • 新时代传统武术名家

  • 定兴县武术协会主席

  • 张祖庄利远搏击武术馆

  • 中华武术百名精英人物

  • 国际传统武术一级教练员

  • 中华武术风云人物英雄榜

  • 定兴县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

  • 李氏三杰武学文化社创办人

  • 李氏三杰形意拳研究总会会长

  • 张祖庄孙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

  • 李氏三杰武学文化研究会会长

  • 定兴县李星阶武学商贸馆总经理

  • 中国武术家联合会“中华武术传承人”

  • 中国武术家联合会“武术世家传承人”

  • 李洛能形意拳传承脉细第八代传承人

  • 国际传统武术联盟河北定兴地区主席

  • 河北省定兴县李氏三杰形意拳协会会长

  • 石家庄李星阶武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 中国乡土艺术协会传统武术文化委员会专家

  • 国家运动总局武术管理中心自由搏击教练员

  • 国家运动总局武术管理中心自由搏击一级裁判员

  • 中国功夫上井岗-暨:《百姓-武术春节》)联欢晚会荣誉主席

传承脉细:

孙氏武学传承脉细:孙禄堂-李敦素-李伯林-李洪图-李军

李氏三杰武学传承脉细:(李彩亭、李文亭、李耀亭)-李敦素-李伯林-李洪图-李军

李洛能形意拳传承脉细:李洛能-刘奇兰-李存义-李星阶-李敦素-李伯林-李洪图-李军

李氏家族祖传岳家拳、六合拳、少林拳、长拳传承脉细:李儀贵-李盛-李從鳳-李鑑-李良栋-李星阶-李敦素-李伯林-李洪图-李军

李军自幼随父李洪图学习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十二行拳、三拳、硬八手、软八手、少林长拳、岳飞拳、米沙刀、连环刀、连环枪、拦门枪、龙行剑、连环剑、二合剑、三合剑、连环棍、三棍、对棍、连环大刀、马上春秋、六合大刀、等传统武术器械。一直坚持勤学苦练,潜心钻研三十余年。

李军所传的李氏三杰形意拳,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和技艺特征,简洁朴实,其动作大多直来直去,一屈一伸,节奏鲜明,朴实无华,富于自然之美。动作严密紧凑,“出手如钢锉,落手如钩竿,两手不离肋,两手不离心“。

李军所传的孙氏太极拳的风格特点主要是:进步必跟、退步必随、动作敏捷、圆活紧凑,犹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每左右转身以开合相接。孙氏太极拳最本质的特点是将形意拳之内外合一和八卦拳之动静合一融蓄在太极拳的中和状态之中。走架时重心无上下起伏、无左右晃动的问题,通过活步使重心不断地在转换当中。孙氏太极拳,从起式到收式,各种动作要求中正平稳、舒展圆活、紧凑连贯、一气呵成。使全身内外平均发展,一动无不动,一静无不静。正因为中正即不前俯后仰,又不左偏右倚,使得躯体手足上下呼应,内外一体。所以,行拳盘架要守规矩。平时和师叔、师伯、师爷学习,得到各师叔、师伯、师爷指点。

图片 3.jpg

定兴武协主席、李氏三杰武学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军

图片 4.jpg

定兴武协名誉主席、李氏三杰武学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李洪图

图片 6.jpg

图片 7.jpg

李氏三杰武学传人、孙氏武学传人、铁罗汉张长发武学传人合影留念

图片 8.jpg

李氏三杰后人合影

图片 9.jpg

定兴武协主席李军、定兴武协名誉主席马凤山

图片 10.jpg

图片 11.jpg

李氏三杰武学后人、传人合影留念

图片 13.jpg

图片 14.jpg

中华武士会会长李星阶、孙氏太极拳创始人孙禄堂、李怀白先生合影留念


中华武士会扛鼎者李氏三杰

图片 16.jpg

“李氏三杰”———李彩亭、李文亭、李耀亭三兄弟出生于河北省定兴县张祖庄村一个世代习武,并以镖局为业的武术世家。其祖父李鑑字铁珊,精刀术,巨擘一方,世称“花刀李”。当时有青齐人李恭,以拳勇猖狂于时,尝自书旗帜曰:“脚踢黄河两岸,拳打南北二京”。至鄚州与李铁珊角,败焉。当时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南京到北京,把势说李恭,一遇花刀李,狡兔如见鹰”。李氏三兄弟的父亲,李梁栋字国钧,也是一位身怀绝技的镖师,精长拳,尤擅刀法,拦门枪走线铜锤,一时称为绝技。在群雄云集的鄚州开设“永盛镖局”。广交武林豪俊,与武术大家李存义、周明泰、杨家桢等为刎颈交。一生教授弟子数百人。李梁栋将自身绝技密授给三个儿子,兄弟三人艺成后,同拜形意大家李存义先生为师,学习形意拳,家学既深,改内家后,沉实灵妙,俱臻上乘。被武林誉为“李氏三杰”、“定兴三李”。

李彩亭(曾用名:李焕)字呈章(1872——1930),幼承家学,随父亲习练长拳及各种器械。十八岁开始保镖,曾设镖局于苏州,蜚声南国。三十岁时与弟文亭、耀亭至鄚州师事李存义,学习形意拳,武艺更加精湛。民国建立后,设教于天津李善人家及北京“尚武学社”、天津“中华武士会”,门徒极盛。曾参加民国七年在北京举行的“万国赛武大会”等多次中华武士会组织的大型活动。李彩亭先生的主要传人有:其子李春海、李春舟、朱殿深、王凤林、朱国福、谢永会、王殿忠、谢奎、卢生、刘锡珍等。

李文亭,字星阶(1877——1945),是天津中华武士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代表人物,对中华武士会的继续发展壮大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李星阶幼年随父亲习练外家拳械,后师事李存义先生,习形意,内外家拳术均达上乘,且大器早成,与其兄一样十八岁开始从业镖局,早年设镖局于奉天,往返热河、山东、直隶及东北三省。当时东北地区胡匪纵横,大股数千人,小股数百人,肆意剽掠,商旅苦不堪言。李星阶初到该地时,屡与悍匪遭遇,均以自身高强的武艺,化险为夷。后以徒手击毙匪首绰号“小阎王”者,名震遐迩,绿林豪客,转相告诫,莫敢攖其锋,故在东北数省影响至巨,妇孺皆知。张作霖微时常与先生来往,后张作霖官至统领,以书信招先生,因故未往。辛亥革命后,李星阶结束保镖生涯,返回关里。民国三年,应友人唐梦虹之邀,陪同唐到云南顺宁府任府尹,被保荐为顺宁警备队大队长。该地山路崎岖,且为多民族地区,盗贼充斥,民不安居。李星阶到任后,设方略,招降掩捕,社会秩序得以安定。民国四年(1915年)秋,返回天津中华武士会继续执教,同年十一月保护蔡锷将军潜回云南,蔡锷、唐继尧、任可澄等举兵起义,讨伐袁世凯复辟,李星阶躬与其役,屡立战功。民国六年(1917年),主持天津中华武士会教务的李彬堂(名文华,李存义次子)病重,无法承担教学工作,加之李存义先生年纪高迈,武士会的发展面临困境。李存义经过深思熟虑,认真遴选,决定召回武艺精湛,且在武林人旺甚高,远在云南军中的弟子李星阶,接替武士会的教务。民国八年(1919年),李存义先生回乡养老,李星阶继任中华武士会会长。李星阶在主持武士会期间,秉承李存义先生的办会理念,在团结武林人士,联络各个门派,发扬国粹,强国强种方面与李子扬、王子翙、阎子阳等武士会骨干成员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民国七年(1918)夏,天津博物院开成立展览大会,武术展览以中华武士会为主体,李星阶协助李存义先生,召集北方数省六十多个门派,三百多位武术家莅会,规模之大,影响之广堪称空前。各派之间沟通了感情,交流了技艺,受到社会极大欢迎,数百群众报名加入武士会,武士会设分部三处,以适应形势的发展。民国七年(1918年)秋,俄国大力士康泰尔来北京立擂,北洋政府函北方武术家开万国赛武大会。李存义为维护国术和民族尊严,率门人数十前往赴会,李星阶是当时的联系人和组织者。虽然格于警厅、步军统领之禁,未得交手,然中华武士会众豪杰的神功绝技摄服了俄力士,并主动将全部金牌献给了中华武士会,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士气。民国九(1920)年,直隶省实业厅、商品陈列所、天津博物院举办展览会,附设武术馆、游艺馆演习技艺。武术表演大会以李星阶掌门的中华武士会为主体,参加大会的还有北方数省数百位武术名家,由于李星阶在武术界的影响力和协调能力,大会取得了圆满成功。为此三单位给李星阶先生颁发“武师”奖章。经过这几次重要活动,中华武士会的武术普及运动进入蓬勃发展的鼎盛时期。南北各派名家高手经常聚首武士会,把酒论剑,推心置腹,据李敦素先生回忆,经常到武士会做客的有:刘凤春(翠花刘)、孙禄堂、尚云祥、张兆东、李毅仲、秦月如、周祥、程海亭、李文彪、邓云峰、李书文、乔锦堂、王俊臣、韩慕侠、傅振嵩、阎志高等举不胜举,天津中华武士会成为我国北方武术活动的中心。民国十四(1925年),奉军将领李景林率部占领天津,被北洋政府任命为直隶督办兼省长,武士会的会所一度被奉军占为营房。李星阶找到督办署与李景林交涉,二人一见如故,结为知己,经常在一起谈拳论剑。李景林为李星阶在督办署挂少校副官之衔,每月发大洋一百二十元,用于武士会开销。民国十七(1928年),李景林与西北军将领张之江建议中央成立国术馆,提倡武术,以振奋民族精神,强健国民体魄,洗雪东亚病夫之耻。于是各省闻风兴起,李星阶先生与河北省主席商震、北平警备司令兼四十二师师长(1929年起兼任北平市长)张荫梧、天津警备司令傅作义及社会名流发起成立河北省国术馆,公推李星阶先生担任教务处长,中华武士会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民国十八(1929年),浙江省举行国术游艺大会,公请李星阶、李子扬兄弟南下担任评判委员,浙江省主席张静江(张人杰)赠与龙泉宝剑两口。民国十九(1930)年,上海举行国术大赛李星阶再次担任评判委员。民国二十六(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年逾六旬的李星阶先生返回故里,与乡众谋自卫之术,成立抗日联庄自卫团,清剿匪患,抗击日寇,先生率众数与暴日相周旋,终因岁寒民饥,剧宼方张,国难未已,遂散其众。从此隐居田园,不问世事,民国三十四(1945)年去世,享年六十九岁。李星阶先生一生传人众多,主要有:其子李敦素、张耀东、何威如、杜化南、李怀白、唐凤亭、唐凤台、李瑞亭、王仲阳、关宝纯、关宝询、王凤会、魏庆、李宗山等。

李耀亭,字子扬(1882——1957)身体魁伟,功深力巨,与人和煦,循循善教,早承父训入鄚州师事李存义,于形意特精,善三合剑、龙行剑、杂式锤、锁口枪,各种兵器无不精通。早年继承祖业镖局于鄚州,民国元年随师父李存义创立天津中华武士会,武士会成立不久就被北洋大学聘为武术教员,历时四十余年,身居一校,誉塞全国,学生遍及海内外。中共先烈张太雷,国民党政要陈泮岭、曾养甫、陈立夫、陈果夫、叶秀峰等都曾向李子扬学习拳术。民国七年秋,北京开万国赛武大会,李存义为维护国术,率弟子入都,拟与俄力士康泰尔角,格于警厅未得交手,把赛武会改成演武会,当时步军统领李阶平将军微服设座台上,见李子扬舞三合剑,身势低,走剑缓,气贯穿。慨谓左右曰:“神乎技矣,剑势以低为难,舞者身伟而若斯,功力深也。”(杨明漪《近今北方健者传》)民国十八年,浙江国术游艺大会及民国二十二年南京第二届国术国考,李子扬均被聘为评判委员。1956年病逝,享年七十三岁。李子扬先生门徒甚众,主要传人有:其子李春芳、王鸿恩、魏凤岭、王汉臣、朱国祥、石让、傅少侠、张文斗等。

如今,“李氏三杰”弟子传人的早已遍布五湖四海,将形意拳这一国术精华播撒到宇内万方,我们有理由相信,众多国术先贤的事迹将同“中华武士会”一道耀动中华!

图片 17.jpg

图片 18.jpg

图片 19.jpg

图片 20.jpg

图片 21.jpg

图片 22.jpg

李氏三杰第一代武林泰斗-李星阶

李文亭,字星阶,河北定兴县人,1877年出生在一个镖师世家.其祖父李鉴是清咸丰年间的著名镖师,精通六合、少林拳法及各种兵器,被武林誉为“花刀李”。因他曾击败过当时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旗人李恭,民伺流传着这样一段歌谣:“南京到北京,把式数李恭,一遇花刀李,狡兔如见鹰。”李星阶的父亲李钧,也是个身怀绝技的镖师,他秉承家学,功力过人,在河北一带颇有影响。李钧生有三子,长子李彩亭,二子李文亭,三子李耀亭。李钧将家传绝技秘授三子,兄弟三人各有所长,被武林称为“李氏三杰”。

李星阶自幼天资聪慧,刻苦好学,倍受父亲喜爱。他自十二三岁便随父走镖,闯南走北,后在东北奉天(沈阳)开设“常胜镖局”,开始了保镖生涯。二十岁那年,他走镖路过津门,遇上形意拳名师单刀李存义,对李的形意拳内功羡慕不已,即拜李为师,改练内家拳法,在李存义的精心传授下,李星阶诚心钻研,苦练不辍,终于修得形意内功精髓,成为形意门的一代拳师。

李星阶先生一生传人众多,主要有:其子李敦素、张耀东、何威如、杜化南、李怀白、唐凤亭、唐凤台、李瑞亭、王仲阳、关宝纯、关宝询、王凤会、魏庆、李宗山等。


图片 23.jpg

李氏三杰武学嫡系传人第二代-李敦素

李敦素,名春白(亦用醇白),号北园居士。河北省定兴县张祖庄村人,生于1907年3月10日,逝于1984年8月6日。祖上世代习武,名家辈出。其父李文亭字星阶,伯父李彩亭字呈章,叔父李耀亭字子扬,均为驰誉南北的武学大家,被武林誉为“李氏三杰”、“定兴三李”。

李敦素幼年随父亲李星阶在天津中华武士会习武,奉父亲之命专攻形意、太极、八卦等内家拳术。当时正值中国武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天津中华武士会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武术社团,是武林各派名家、巨擘的云集之所。李敦素在武士会不仅受到父亲李星阶先生的精心培养,而且得到李存义、尚云祥、周祥、郝恩光、程海亭诸先生的传授与指点。民国九年(1920年)孙禄堂先生做客中华武士会,见李敦素拳功扎实,天资极佳,收为入室弟子。自得列孙先生门墙之后,李敦素融孙李两家拳技于一炉,简练揣摩,无间寒暑,不数年便在武士会众学员中脱颖而出,成为最年轻的武术教师。他在刻苦习武之余,还敏求文事,折心书画,经史子集,靡不备究,尤喜书法,其书脱体魏碑,颇具大家风范,为津门书画大家阎子阳先生的得意弟子。

主要传人有:其长子李伯林、三子李长林、四子李成林、五子李茂林以及于学粹、徐林彩、关永年、王思堂、星富友、刘茂林、李世明、董玉泉、崔鉴森、何伯勋、杜玉阶、李元超、王庆林、李德水等。

图片 24.jpg

李氏三杰武学嫡系传人第三代-李伯林

李伯林先生,河北省定兴县张祖庄村人,张祖庄村委会大队会计,男,出生于1925年,逝世于1989年,祖上世代习武。鼻祖李義贵是乾隆时期武术大师,祖籍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李氏三杰之李文亭字星阶长孙,李敦素长子。

李伯林是李氏家族祖传六合拳、少林拳、长拳第八代传承人,李洛能形意拳第六代传人,李氏三杰武学嫡系第三代传人,孙氏武学第三代传人、中国武术名家、李氏三杰武学名家、孙氏武学名家,1986年曾在《武魂》1986年第三期《形意门大师李星阶“八字功”》发表文章。

主要传人:李洪图(子)、谢汉林、杨立志等。

图片 25.jpg

李氏三杰武学嫡系传人第四代-李洪图

李洪图,河北省定兴县张祖庄村人,男,1954年出生于武术世家。远祖李儀贵清朝时期武术大师,祖籍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天祖父武林巨臂李鑑,字铁珊,清代武术大家,生于道光元年(1821年),卒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高祖父燕赵武林巨臂李良栋 字国钧,生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卒于民国十年(1921年);曾伯祖父武林泰斗“李氏三杰”之李彩亭,字呈章,生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年,卒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曾祖父武林泰斗“李氏三杰”之李文亭,字星阶,生于光绪三年(1877年)年,卒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曾叔祖父武林泰斗“李氏三杰”之李耀亭,字子扬,生于光绪八年(1882年),卒于(1957年);祖父一代宗师李敦素,名春伯,生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卒于(1984年);父亲武学名家李伯林生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卒于(1989年)。   

李洪图是李氏家族祖传六合拳、少林拳、长拳第九代传承人,中国武术名人名家、李氏三杰武学名家、孙氏武学名家,李洛能形意拳传承脉细第七代传承人,李氏三杰武学第四代嫡系传承人,孙氏武学第四代传承人 。自幼随祖父李敦素,名春伯、父亲李伯林学习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六合拳、少林拳、长拳、三拳、硬八手、软八手、岳飞拳、米砂刀、连环刀、连环枪、拦门枪、龙行剑、连环剑、二合剑、三合剑、连环棍、三棍、对棍、连环大刀、马上春秋、六合大刀等传统武术器械,一直坚持勤学苦练,潜心钻研六十余年。  

曾获得主要荣誉奖励:

  • 2021年首届李洛能形意拳武术节荣获形意拳五项全能一等奖。

  • 2023年京津冀深州郭派形意拳年会获得形意拳杂式捶一等奖,传统武术器械一等奖。

  • 2023年第四届古武当武学文化节获得传统拳一等奖

  • 2023年第四届古武当武学文化节,授予:新时代武学百家武学传承风云人物。

  • 2023年(中国功夫上井岗-暨:《百姓-武术春节》联欢晚会)山东赛区-线上才艺选拔大赛栏目中获得齐鲁金奖等奖项。

  • 2023年深州武术之乡“泰和杯”传统武术交流赛中组织德力,定兴李氏三杰形意拳代表队获得优秀组织奖,集体项目一等奖。

传承脉系: 

  • 孙氏武学传承脉细:孙禄堂-李敦素-李伯林-李洪图

  • 李氏三杰武学传承脉细:(李彩亭、李文亭、李耀亭)-李敦素-李伯林-李洪图

  • 李洛能形意拳传承脉细:李洛能-刘奇兰-李存义-李星阶-李敦素-李伯林-李洪图

  • 李氏家族祖传六合拳、少林拳、长拳传承脉细:李儀贵-李盛-李從鳳-李鑑-李良栋-李星阶-李敦素-李伯林-李洪图

  • 李洪图主要传人有:李军(子)、李倩(女)、李妍(女)、谢玉青、张庆春、陈占丰、乔大伟、董红梅、魏玉卓、李松等。

图片 27.jpg

李氏三杰武学嫡系传人第五代、李氏三杰形意拳协会会长李军

WPS拼图0(1)(1).jpg

历史记载文献:

  • 形意拳真义

  • 《定兴县志》方志出版社 1997年6月

  • 形意拳传承谱系-田茂编撰

  • 新时代传统武术名家2024年

  • 《河北文史资料》1990年第4期

  • 中华武术百名精英人物2022年

  • 全球功夫网·武林名宿"李氏三杰"

  • 天津中华武士会健者传《国术之魂》

  • 《进今北方健者传》载定兴三李原文选

  • 《蔡锷传》谢本书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2年7月

  • 《商震将军》河北文史资料第二十三辑 1987年11月

  • 《张之江将军传》万乐刚著 团结出版社 2015年5月

  • 《清代武术史》赵双印著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5年9月

  • 《袁世凯全传》池昕鸿编著 延边人民出版社 2003年11月

  • 《张作霖传》徐彻 徐悦著 国际文化出版社 2001年9月

  • 《形意拳侠》李瑞林著 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 2013年7月

  • 《北京武林轶事》张宝瑞编 北京燕山出版社 1987年9月

  • 《台湾武林》(第40期)逸文武术文化有限公司 1992年10月

  • 全球功夫网·前辈武学大家定兴"李氏三杰"纪念碑落成典礼

  • 《武魂》2001年第6期宣卓山撰文《定兴"李氏三杰"》

  • 《武魂》1986年第3期《形意门大师李星阶"八字功"》

  • 《武魂》1986年第2期杨真撰文《形意门一代宗师李星阶》

  • 《任丘文史资料 第五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任丘市委员会 1988年

  • 保定文化资源概览 著名人物卷》司存喜主编 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 《北洋大学与天津(第一辑)》王杰 张世轶编著 天津大学出版社2017年10月

  • 《沈阳历史大事件表(公元前300-公元1949)》沈阳市文史研究馆 沈阳出版社 2008年4月

end

Certificate of the query
入编查询

在线查询
您的姓名
编号
验证码
在线咨询

扫一扫  微信咨询

在线查询
扫一扫

扫一扫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